杨浦滨江上演“十八般武艺”,是为了……-环球即时
申城入夏,气温走高
蚊子成了市民生活中的常客
待在家里,走在路边
(资料图)
尤其是在绿化带边上逛一圈
身上难免出现几个“蚊子包”
别急!蚊虫“灭霸”们来了!
5月30日
全市夏秋季防灭蚊
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期间
杨浦区爱卫办会同
区建促中心、区疾控中心
开展杨浦区病媒生物防制
应急处置技能大赛
暨杨浦区病媒生物防制
应急处置演练
杨浦滨江江畔
各路名将使出“十八般武艺”
展示灭蚊“绝招”
当天下午2点,技能大赛正式开场。赛事分设多个考查项目,包括应急处置知识问答、杀虫剂选择与配置、布雷图指数法监测及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二级个人防护等等,全方位考查队员们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来自五角场街道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的队员李传军,忙着招呼同伴,搭起一个放大版“蚊帐”。这是比赛项目之一:“双层叠帐法监测”。“找一个人坐在帐子里,尽可能把蚊子吸引过来。”李传军告诉记者,“如果发现了活蚊子在四周徘徊或叮咬人体,我们就用吸蚊器,把蚊子吸出来。在20分钟内,我们吸到多少蚊子的这个数值,可以用来检测该区域的蚊虫密度,帮助我们了解当地蚊虫密集情况。”
仅仅测了密度还不够,在蚊蝇频繁出没的地方,应急处置队还要定期喷洒药物,控制蚊虫发展。“滞留性喷洒和空间喷洒”项目,考验的就是队员们喷洒药物的技术。大家挨个儿背起专业设备,对着墙面及开阔区域一阵喷洒。这一看似简单的任务,对喷洒路线、方向、药水浓度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现场的考官刘洪雷,是上海市有害生物防制技能培训中心指导老师。他说,喷洒药物最重要的是准确度,即把药物准确喷洒在虫体上。“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了限制蚊虫成虫的发展。因此,大家首先要选择正确的药物,其次,一定要注意顺风喷。很多人在喷洒时身体会习惯性转圈,这是不行的,药物会喷得自己满脸都是,有害人体的同时达不到灭蚊效果。”
比赛当天,现场还对现代智能化的灭蚊、检测设备等进行了集中展示。伴随着“嗡嗡嗡”的作业声,一艘消杀无人机缓缓升空,开始喷洒水雾。不一会儿,一辆小型消杀“坦克”、一台可移动检测机器人也都紧随其后,启动作业……它们浩浩荡荡,从检测蚊虫到集中灭杀,几乎实现全流程服务。
蚊子属于病媒生物,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给人体健康和城市公共卫生带来影响。借助高科技设备进行高效率灭杀,已成为当前主流趋势。
以消杀无人机为例,作业速度达5米/秒,可用于快速识别检测人工不易察觉或无法进入区域的滋生地情况,如楼顶、中心湖、密林处积水等,并精准投药,1小时内便可完成警戒区内的滋生地处理工作。而小型消杀坦克,则主要用于核心区域成蚊的灭杀,真正做到人药分离,人机分离,使作业更安全高效。
记者了解到,此类智能化消杀设备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而且能够使操作人员远离疫区、不涉危险。此外,设备已实现药物自动配比,可降低人工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在设备的体积上,我们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让作业更具针对性。”苏州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伟介绍,“它们能前往一些人员很难到达的地方,比如中心湖面、高空和一些角落缝隙。”
每年夏秋季,都是上海蚊蝇高发时期。上海会集中开展灭蚊行动,为百姓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而这一场技能大赛,正是为刚刚入夏的上海开启的一场“大练兵”,旨在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做好病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升杨浦病媒生物应急处置能力。
杨浦区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孙云表示,“经过预测,受到天气等环境影响,今年蚊虫的密度会比往年高一些。为防制病媒生物,控制登革热等疾病传播,我们希望通过演练,对全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测,为夏秋季的防蚊工作做好准备。”
汤顺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