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态:大力发展聘请家庭主妇、煮夫的“公立托儿所”才是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23-06-04 17:49:32 来源:静夜思猫

【本文来自《真正有效的“女性福利”其实只有两项,“教育公平”和“同工同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嫣然一顾

同工同酬是对女性最大的不公平。

第一,工作量并没有因为是女性而减少。第二,不能否认女性受教育后,大部分家庭事务都是女性在主导,小到每天吃什么,迎来送往,大到家庭财务管理,孩子考学。身边闺蜜天天在吐槽,男人每天想吃的都是一道菜--随便,都是一个时间下班,你到家时男人坐在沙发上问你吃什么,每天不仅要催孩子起床,男人也是早一分钟都不起,你要说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儿,他要休息,你要是决定自己带孩子出去,他早早起来徒步去了。你如果要求他分担家务,哎,用朋友的话说,有争辩的精力和时间,自己都干完了。


(资料图)

想要提高生育率,不分男女,补贴育儿和家务付出,才是公平,至少是对这种付出的一种肯定。

作为过来人深有体会,妈妈自己带的孩子,和老人带的孩子,在安全感,认识,生活习惯上差异是很大的。我一向主张在女性更多地照顾家庭,在普遍受教育的当下,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即便在家,也不能跟社会脱节,比如学一门随时可以变现的手艺,随时关注自己岗位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一个搞设计的朋友,全职在家,平时也接一些散活和偶尔代课,用她的话说,随时可以上班。对于更多没有能力的女性,如果有三岁以下孩子,应该给予她们社保补贴,财政有能力的话,再补贴一些收入就更好了。这样的话,还顺便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政府能提供稳定的公租房,婚育家庭不用为房贷焦虑,一个人工作,能满足大部分家庭支出。

呵呵不说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姐姐你的观点还是有点“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子的。

一、我觉得无论男女、大人还是小孩,在不同的场景就有不同的角色。你在家庭之外,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老总、低三下四的社畜还是埋头苦读的学生,回到了家,也就只是父母、夫妻或者儿女,在家庭之外的表现也许会影响家庭的物质经济水平,但家庭之内的角色和责任是不变的。不管是家庭妇女、煮夫还是双职工家庭,“家”这个场景,对于大人来说,无论在外面风风雨雨、多么辛劳,回到家里,“家人”这个角色必须承担起来,其表达形式就是,承担起家务、沟通和关爱的任务。无论是回到了家甩手当大爷或者还在电话沟通搞工作,亦或是回到了家还要督促孩子读书写作业,其实都是主动被动使其“家人”这个角色的缺失。人都是对自身的不平等更敏感的,如果另一半没有了“社会人”这个角色只有“家人”的角色,那么他也会更倾向于只保留自己“社会人”的角色而不要“家人”的角色——尽管这样的做法损人不利己。

二、妈妈自己带的孩子比老人带的孩子表现更好,这我也认同。而且还有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带的孩子,比单独母亲带的孩子表现更好。据我的观察,年轻父母的学习能力更强,“因材施教”的能力更快也更好是因素之一,老人往往有着自己一套带孩子的经验,你说他也听不进、学不好。而且我还认为这其中的关键不是“妈妈”或者“年龄”,而是“强弱序列”。养过狗的都知道,它会天然的“欺软怕硬”,对家庭中的强者温顺,对弱者调皮。小孩子作为天生更脆弱的生物群体,它也必然对“强弱”更为敏感。在它小小的认知世界里,谁是最强者,谁就能提供更大的安全感和指引感:比如老人帮忙带的孩子,在外工作的父或母就是强者;母亲做家庭主妇带的孩子,在外工作的父亲就是强者。

三、单纯地财政或社保对“家庭主妇”进行补贴,外部性太小,成本太高,不太可能实现。我认为大力发展主要聘请家庭主妇、煮夫的“公立托儿所”才是解决之道。很多时候,看一个孩子也是看,看两个孩子也是看,甚至孩子多了,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玩,大人反而能轻松一些。除非是多子女家庭,否则家庭主妇、煮夫这个“职业”的性价比太低了,而住家保姆不仅成本高、而且缺乏监督是否有虐待使得大人也不放心。只有把孩子集中起来,把家庭主妇、煮夫集中起来,把线上的“妈妈群”转变为线下的“妈妈班”,由老妈子、专业育儿师的传帮带,把过去一个村子、一个大院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帮带看孩子的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公立托儿所”模式,才能解放一部分不愿意做家庭妇女又希望生育的女性的劳动力,才能保持那部分过去常年在家缺乏社会化的家庭妇女的社交活跃度和再社会化的潜力。

标签: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